中兴日报
 凯邦  马树山  河北邯郸版  龚国林  腿打断  2024  法制聚焦  a href=_1__2_/a  2026
投稿中心
  • 新闻首页

  • 环球新闻

  • 关注焦点

  • 财经要闻

  • 科技时代

  • 汽车之家

  • 房产居家

  • 娱乐动态

  • 时尚潮流

  • 健康养生

  • 旅游度假

  •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养生 > 人群养生 > 会泡脚的人生病少!但这四个雷区千万要避开

会泡脚的人生病少!但这四个雷区千万要避开

时间:2019-02-07 19:1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次

  “寒从脚起”,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祛风除湿。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方法一定要正确!

  错:有些老年人泡脚必备三大件,一盆洗脚水,一个暖水瓶,一台电视机。一边看一边泡,不知不觉中电视剧就连看三集了。

  标准做法:泡脚别超半小时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朱庆军: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时间过长,不仅会导致血液向双下肢灌注过多而出现头晕、头胀,而且对皮肤也不好,易出现局部皮肤干燥等问题。一般来说泡脚时间在20~25分钟即可,或当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额头微出汗即可。

  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脚上茧较多的人,水温可适当高一点,另外可以在水中加入10毫升醋或红花、艾叶、花椒适量,煮水后取汁加入,则养生保健效果更好。小孩皮肤嫩,水温要低一点。

  泡脚时看书,看电视听上去十分惬意,但实际上也不是个好习惯,因为看书、看电视时要集中精力,脑部要集中供血,脚部对温度感知也较差,可能会出现烫伤或着凉的问题。所以泡脚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看书、看电视,宜静心养神可以达到“引火归元”的效果。

  晚上7~9点是肾经主事的时候,泡脚正好能补充气血。

  错:有些老人认为泡脚用的药材越多药效越好,按着报纸上的方法来抓药,一煮煮一锅。

  标准做法:保健泡脚方简单点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千人千方,治疗疾病所用的泡脚方一般味数会多一些,以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这需要医生开具处方,不建议随意模仿。

  日常保健用,泡脚方最好简单些,这也最利于坚持。一般来说,在泡脚水中加一味就可以了。比如体质偏冷的人,用陈皮泡脚就能很好地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这是因为,陈皮尤其是以冬柑的皮晒制而成的,有理气燥湿的功效,通过热气的作用,趁着肌肤毛孔张开而渗透进皮肤内,刺激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可达到滋润肌肤、保暖身体的作用。

  感冒了,可以用5片生姜煮水泡脚,每次20分钟,连泡2~3天就能好转,还能增强体质,预防流感再次发生。关节炎很难好,但是如果每周坚持用生姜泡脚2~3次,能有效缓解关节炎,泡脚时加上点食盐效果更好。肚子受凉以后,感觉肚子里有胀气的时候,或是腹痛腹泻的时候,可以用20~30g左右花椒泡泡脚,能快速祛除体内寒邪,止痛止泻,坚持泡上2~3天就能缓解。

  错:泡脚大木桶太沉搬不动,电动洗脚盆清洗太麻烦,于是许多老人便直接用个塑料盆,倒上水,端来端去也方便。

  标准做法:泡脚水至少没过脚踝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中医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意思是说,只要是刺激经脉所经过的穴位,都能对它对应的脏器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来说,泡脚最好选个大小适中的木桶来泡脚,既能刺激足部的一些穴位,连小腿上的三阴交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也能照顾到,也就是说,腿浴虽比足浴多泡了一个小腿肚,却能把人的五脏六腑调理个遍,效果当然更好。

  当然,若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用普通水盆也可以,但要注意,水量要足够多,至少要能淹没脚踝。泡脚时,也别干泡,可以用手掌搓搓脚掌,从脚跟搓向脚心,再一顺而下搓到脚趾。动作要慢,用力要均,反复搓动,直到脚掌发热为止,可以左右脚交替着搓。还可以用右手的五指分别抓住左脚的五趾,按时针方向作“圆形运动”数十次,再做反向运动;做完了左脚,再做右脚。这种脚部按摩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全身血液通畅,自然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错:睡前泡一下脚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风寒感冒。于是许多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人也禁不住诱惑,

  加入泡脚大军。

  标准做法:泡脚不适合所有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王欣: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但对于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下肢血管疾病的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恶化。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好评
    (0)
    0%
    差评
    (0)
    0%
    (作者:网络整理)   /   责任编辑:采集侠
    •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心衰风险这么高!留意6个早期信号
    • 下一篇:咳咳咳!最近咳嗽多,试试“萝卜方”
    • 收藏
    • 打印

    相关阅读

    资讯列表

    • 养生知识
    • 保健按摩
    • 人群养生
    • 合理膳食
    • 生活百科

    文章排行榜

    • 1 “春节病”来拜年专家教你如何预防
    • 2 动脉硬化了,过年更要管住嘴
    • 3 牛奶、香蕉、茶叶……它们真的不能空腹时吃喝
    • 4 身体胖了,脑容量却小了?研究发现:肥胖导致
    • 5 为保持肠道健康须避免这3种食物
    • 6 防衰偏方,不一定管用
    • 7 最棒的乳制品零食是酸奶
    • 8 老人过年注意几点
    • 9 如何减肥更科学
    • 10 五个迹象提醒你盐吃多了!

    热门标签

      2019年 2019 这个 资本 上市 高科技 上交所 出了 华夏 房产 黄金 司机 加息 油耗 餐饮 保险资金运用 睿思 高雄市 佩奇 鸡蛋 连续 只要吃得正确 增资 蜂蜜怎么吃 LV包 开始 S10E 动刀 支付市场 搜狗
    返回
    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投稿指南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2024 ZHONGXINGDAILY. 中兴日报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