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日报
 凯邦
投稿中心
  • 新闻首页

  • 环球新闻

  • 关注焦点

  • 财经要闻

  • 科技时代

  • 汽车之家

  • 房产居家

  • 娱乐动态

  • 时尚潮流

  • 健康养生

  • 旅游度假

  • 帮助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焦点 > 时代先锋 > 云端上的忠诚信使——记雪线邮路藏族驾驶员其美多吉

云端上的忠诚信使——记雪线邮路藏族驾驶员其美多吉

时间:2019-02-05 21:1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次

原标题:云端上的忠诚信使

云端上的忠诚信使——记雪线邮路藏族驾驶员其美多吉

其美多吉坐在车内,车窗上映着雀儿山山峰。周 兵摄(新华社发)

其美多吉与同事驾车行驶在雪线邮路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春节将至,凛冽的寒风横扫川西高原,56岁的其美多吉和往常一样驾驶着邮车,走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路况最复杂的川藏线,往返于甘孜县与德格县之间。

这条云端上的“天路”被称为雪线邮路,承担着四川进藏邮件的转运任务。其美多吉就是这条邮路上驾驶邮车的人,而且一走就是30年。30年来,其美多吉每月不少于20次往返,累计行车140多万公里,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邮车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妻子”

其美多吉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乡,他回忆说,小时候在藏区很少能见到汽车,见得最多的就是邮车,“那时候就想,长大了要是能当上邮车司机,多光荣、多神气啊!”

1989年,德格县邮电局买了第一辆邮车,在全县公开招聘驾驶员,他也去报了名。报名的人特别多,其美多吉车开得好又会修车,一下被选中了。1999年,其美多吉从德格县邮电局调到甘孜邮车站,跑甘孜到德格的邮路。

“这一路最危险的路段就是翻越雀儿山。”其美多吉说,雀儿山海拔高,常常是山下风和日丽,山上雪花飘飘,路面霜冻结冰。常年跑这条路的驾驶员基本都曾被大雪围困过,有人甚至被困过整整一个星期。“被困在山上时,又冷又饿,寒风裹着冰雪碴子,像小刀刮在脸上,手脚冻得没有知觉,衣服冻成了冰块。”其美多吉回忆,2000年2月,他和同事顿珠在山上遭遇雪崩,进退无路,两人用加水桶、铁铲等工具一点一点铲雪,不到1000米的距离,整整走了两天两夜。

满载的邮件就是继续走下去的使命。30年来,他没有在运邮途中吃过一顿热乎饭,只在家里过过5个除夕,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运邮路上。其美多吉戏称:“邮车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妻子。”

“要打就打我,不准砸邮车”

其美多吉,在藏语里有“金刚”的意思。细看其美多吉时,你会发现他的右脸有一道明显的刀疤,疤痕背后藏着的,是他在雪线邮路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故事。

2012年9月的一天晚上,其美多吉跟往常一样行驶在川藏线上。远远望去,前方有个陡坡,其美多吉熟练地将车速减慢。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群持有砍刀、铁棒、电棍的人,将邮车团团围住。危急关头,其美多吉没有犹豫便下车直面歹徒。

“要打就打我,不准砸邮车!”其美多吉朝歹徒怒吼,来不及反应,砍刀和棍棒已齐齐落下。那一天,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左脚左手静脉被砍断……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一个星期,其美多吉才挣扎着活了过来。

受伤后,他经历了大大小小6次手术,伤情虽然逐渐好转,但左手和左臂一直动不了。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他,四处求医。“一位老中医告诉我,我左手和胳膊上的肌腱严重粘连,要想恢复,必须先强制弄断僵硬的组织,再让它重新愈合。”其美多吉回忆起康复的那段时间,到现在都觉得后背发凉。幸运的是,在坚持锻炼了两个多月后,其美多吉的手和胳膊终于可以抬起来了。

在身体基本恢复后,同事们都劝他别再开车了,既是心疼他的身体,更怕他再遭遇不测。但其美多吉义无反顾地重返雪线邮路。

回归车队的那一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转身把哈达系在了邮车上。

“雪线邮路,我一生的路”

其美多吉常说,和自己最亲的除了家人和同事,就是雪线邮路沿途的道班兄弟们。这一天,其美多吉的邮车路过四道班时,停了下来,他下车把青菜和肉送到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手中。对于坚守雀儿山23年的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来说,“他是信使,更是亲人”。

海拔6000多米的雀儿山上是荒凉的生命禁区。其美多吉说,邮车送来的家书和报纸,对常年驻守的道班工人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精神安慰。

2017年9月,历时5年、全长7公里的雀儿山隧道通车了,邮车翻山时间从两个小时缩短到10分钟内。通车前一天,其美多吉开着邮车,最后一次翻越雀儿山,去和道班兄弟们道别。在垭口,他们祭山神、撒龙达、挂经幡、献哈达。那一刻,他哭了,心里却由衷的高兴。

随着网购的兴起,高原上的邮件包裹越来越多。“从前,邮车总是运进来的东西多,运出去的东西少。”其美多吉告诉记者,这几年,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来到藏区百姓身边,德格印经院的精美藏经、南派藏医的藏药、高原上的土特产都通过邮车走出藏区乡村,“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趋势愈加明显。原本5吨载量的邮运车已升级为12吨,甘孜到德格每天两辆邮运车都是满载运行。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好评
    (0)
    0%
    差评
    (0)
    0%
    (作者:网络整理)   /   责任编辑:采集侠
    • 上一篇:其美多吉事迹在甘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和“时代楷模”一起奔跑追梦
    • 下一篇:“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新时代注解——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引起强烈反响
    • 收藏
    • 打印

    相关阅读

    资讯列表

    • 教育在线
    • 体育快讯
    • 法治生活
    • 时代先锋
    • 互联网事

    文章排行榜

    • 1 快评:搏击空天谋打赢
    • 2 新时代“王牌旅长”郝井文强军风采邮封发布
    • 3 解放军报评论员:飞出新时代胜战航迹
    • 4 “雪线邮路,我一生的路”
    • 5 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2018年“时代楷模”宣
    • 6 强军兴军“蓝天头雁”
    • 7 川藏线,难忘那抹流动的绿——记四川甘孜藏族
    • 8 其美多吉事迹在甘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和
    • 9 蓝天有我有我无敌
    • 10 “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新时代注解——

    热门标签

      价值链 自曝拍 LV包 聚餐 2019 上交所 齐豫 音乐 都市 阔腿 连续 陈兴动 上市 腾讯 东渡 加大 过年 维多利亚公园 心脑血管事件 问题 养眼 三部 谷入 市场 生态 汽车 狂欢 表演 下滑 西站
    返回
    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投稿指南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2023 ZHONGXINGDAILY. 中兴日报 版权所有

    ×